跳到主要内容

跳房子记号与替代旋律

在反复中,除了歌词可能不相同之外,曲谱本身可能也有一些差异。跳房子记号与替代旋律就是用来处理曲谱差异的两个记号。本节将介绍它们的含义、写法以及区别。

跳房子记号

通常乐谱中的跳房子记号用于被反复旋律末尾有差异的情况。通过跳房子记号可以选择不同的末端旋律。

跳房子记号作用于碎片上,方法是在碎片开头添加 J: 开头的行。此行包含若干个逗号 , 隔开的跳房子属性,它们可以是标号 1. 2. 3. 等,或者双引号引起的字符串。

下面例子来自《音乐之声》中的音乐启蒙歌曲《Do Re Mi》。

这种记法表示:经过 13 小节末尾,且反复次数为 11 时,进入 11 房子;若反复次数为 22,进入 22 房子;若为 33,进入 33 房子。

相邻的碎片若具有相同的跳房子属性,它们的跳房子记号会连在一起。因此,不必将一个跳房子记号的内容全部写在一个碎片中(尤其是内容很长时)。上面的例子还可以这样写:

省略中间横线

当跳房子记号下的内容变得特别长时,中间会出现一条很长的横线,这显得过于冗余。下面例子来自歌曲《宝贝宝贝》

通过在跳房子记号的第一个碎片中添加属性 *,即可省略中间一段横线,只保留首尾。

更灵活的跳房子记号

我们刚才提到,跳房子记号似乎是用于对末尾不同的被反复旋律进行区分。从这种角度上看,跳房子记号似乎必须成组出现,并且必须是类似这样的形式:

然而,事实上,在引入反复迭代数后,我们对反复次数的标号已经不再依赖于跳房子记号所形成的组。跳房子记号没有必要成组出现。基于这一点,我们重新规定跳房子记号的含义:

  • 跳房子记号可以单独出现,不需要多个成组,也不需要配合反复记号。
  • 跨越跳房子记号开头所在的小节线时,检查当前反复次数是否与跳房子记号匹配。如果匹配,进入此房子;如果不匹配,跳过此房子,跳到房子末尾的小节线处。

考察上面的例子,不难发现,这一规定与之前跳房子的用法是相容的。并且,最后一个房子是多余的,可以删去:

我们还可以使用一些更加复杂的跳房子结构,比如这些:

作为一个实际的例子,歌曲《安娜的橱窗》末尾,

利用跳房子记号表示上下八度

跳房子记号还可以表示上下八度(不过这不是推荐的做法),使用跳房子属性 8va 8vb 即可。

替代旋律

替代旋律是歌词行上方括号括起的小段旋律,用于处理被反复段落中有微小差异的情况。

替代旋律通过单独的行进行描述,放在歌词行对应的代码下方,形如 Ns: <位置>: <内容>,位置指定当前碎片中的小节编号,从 1 开始。使用替代旋律后,相应歌词行上的歌词会自动匹配到替代旋律上。下面的例子来自歌曲《爱殇》

这表示唱第三行歌词,到达第 20 小节时,需要使用括号内的旋律。

替代旋律是依附于歌词行的。如果要在没有歌词的地方使用替代旋律,可以使其依附到一个空白的歌词行上。这时需要在替代旋律行上也标注反复次数(形如 Ns[2.]:),否则反复次数将不会被显示。

拆分连音线

跳房子和替代旋律记号可能会导致一根连音线被切成两半,因此在书写跳房子和替代旋律记号时,可能会需要用到“半根连音线”。我们将这样的连音线称为拆分连音线

  • 在小节开头添加符号 ~^,可以创建左开连音线的开放端。这相当于小节开头有一个隐形的音符发出连音线。
  • 在小节末尾添加符号 !,可以创建右开连音线的开放端。这相当于小节末尾有一个隐形的音符接收了连音线。

具体例子:

跳房子与替代旋律的关系

本节介绍的两个记号,跳房子和替代旋律,都是用于处理不同反复次数中曲谱的差异。区别在于,跳房子记号往往用于较大的差异,而替代旋律用于处理微小的区别。此外,替代旋律占用的排版空间较多,应当避免过度使用。

跳房子与小节线属性的重叠

当跳房子开头的小节线处有后置属性时,跳房子记号会被抬升,避免与属性重叠。

若要取消这一默认行为,可以在对应后置属性列表中添加 *。此时,你需要采取其他措施避免重叠。

接下来...

接下来我们介绍反复记号的高级用法——多次反复和条件反复。事实上这两个特性在之前的例子中都有出现过,但是仍然值得特别拿出来提一提。